?
就是家里頭什么事兒都讓他自己好好的管自己,別人不用管錯了,其實讓他管別人,當然呢孩子小的時候也可以來矯正他怎么矯正呢?比如說我覺得孩子到四五歲應(yīng)該到五歲前后吧,這孩子會上桌吃飯,他要和大人一塊兒吃了,小的時候拿小板凳在旁邊兒弄一小碗,大人先是追著喂,后邊兒他自己吃,等到五歲上下,他要跟你一塊兒吃飯了。從他跟你吃飯開始,你給他立一個規(guī)矩,就大人不動筷子,你就不能先吃飯。這個事兒很簡單,但是非常有效。什么意思呢?我們都知道,尤其是晚飯,孩子一般下學(xué)了四五點他就開始餓,可是我們吃飯一般都在6點前后,所以呢有很多爺爺奶奶就心疼,說孩子餓了,讓他先吃吧。
其實呢,我的觀點哈,第一餓這一個小時餓不壞,他第二呢也餓不死他。第三呢,這個餓起來確實挺難受的,但是我們要知道,人生,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饑餓,而他以后走向社會,走向人生的話,他的痛苦會很多,讓他去體會。因為人只有在自己痛苦才能體會別人的痛苦。
這我們作為成年人都知道你自己經(jīng)歷了某一個痛苦,當別人再有這樣的事情,你馬上特能體諒別人,孩子也一樣,要讓他在這種小小的痛苦面前,知道別人跟他一樣,而且我們是一個家,我們是一個整體,所以要有別人的意識,這就叫吃飯的等待與控制。那么還有一些呢防止自私呢。
比如說像我那孩子小的時候,我就有意的做一些事情,比如說我?guī)貭敔斈棠碳业臅r候,他跟爺爺奶奶比較陌生,剛?cè)サ臅r候,那時候他也很小,我給他拿春節(jié)看電視,剝一個橘子,他看我給包,站在我跟前兒等著我包完一個就給他一半兒,我說去給爺爺送過去,她拿在手里看看我看看爺爺,他就不想過去,我說你要,如果不給爺爺吃,我后邊兒就不給你了。他正在猶豫,期間姑姑就過來了,拉著小手說,走吧,咱們給爺爺送過去,這樣她就跟著國家很小嘛,給爺爺遞過去了,爺爺特別高興,親了她一下。第二半兒,我說去給奶奶送過去給送過去了。第三半我給大姑給大姑了,然后呢這半兒我給爸爸,最后那半兒我給他的時候,他拿起來擱到我嘴里了。
呀,我說你真乖,這時候我又拿了一個,整個剝再給他,什么意思呢?我在這個過程當中讓他知道,在這個家庭當中,爺爺奶奶,姑姑爸爸,又一個家庭意識,這就叫防止孩子的自私。所以包括我們家有很多習(xí)慣,比如我們吃飯,家里誰要沒回來,我們一般都要播出一份菜來,到后來他就自然成習(xí)慣了。媽媽,給給爸爸留點兒飯流出來,腦子有別人。所以像這些都是生活當中一些小事。我們防止孩子自私